• $
咨询热线:023-67481868   手机:13896077265    联系人:李先生    邮箱:513411826@qq.com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我国生态农业规划可以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来源:www.cqqiuyi.com 发布时间:2020/4/10 10:19:50
德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德国成熟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是生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德国重要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1)重要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

1.完善的法律体系。德国,有许多涵盖所有方面的法律,许多规定极其微妙和实用。其中,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规主要包括: 《土壤保护法》。德国于1999年3月1日开始实施《土壤保护法》。土壤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土壤管理上,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侵蚀,增加现有防风林的种植密度和面积;尽可能采用旋转,以保持土壤表面的高覆盖率,并减少土壤表面的机械使用。作物残体和有机物应以平衡的方式处理,以保持土壤的适当酸碱度,从而确保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其次,在肥料管理方面,对施肥方法和措施、不同肥料的施用和管理、不同肥料与土壤的关系、保护土壤肥力和酸碱度平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三,对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有明确的限制。德国土壤保护对可能的土壤污染或土壤退化有具体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动物保护纲要》 .德国已采取措施,如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和杂草保护区,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1998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动物保护纲要》,禁止人类伤害动物和使用动物做实验。 《生态农业法》 .为了实施《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德国于2003年4月实施《生态农业法》。主要规定对注册生态农业企业及其产品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测、检查或检测,对违反《条例》的经营者进行处罚。

为了确保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德国政府规定生态农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种植期间不允许施用化肥、农药和各种植物抗毒素;必须以常规方式饲养的畜禽粪便应当用作肥料;饲养猪、牛、鸡和其他家畜家禽的农场必须将笼养改为放养。你必须种植和加工你自己的饲料。此外,该农场需要6个月的时间进行检查申请,然后该农场需要2年的时间进行检查,然后其产品才能被标记为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

2.政府的财政支持很强。德国的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农业承担着提供食物、加工原料和保护生态的特殊使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补贴,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欧盟, 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政府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直接补贴和过渡性维修补贴上。德国的直接补贴始于1992年。作为对降低支持价格的补偿,补贴自2005年以来已经简化。农业企业家只要按照相关法规的某些规定(如满足土地性质不变的要求和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等),就可以直接获得按面积计算的定期补贴。)。除了传统补贴之外,还有特殊补贴:例如,大坡度、恶劣气候、动物保护、自然放养、建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牛棚以及其他对环境保护的特殊贡献。改造和维护补贴。为了鼓励农民开展业务转型,德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不同类型的作物转型补贴政策:如多年生作物(如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蔬菜生产、一般农业(主要是小麦等)和绿地生产等类型的转型补贴。由于生态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传统农产品,不足以弥补从事生态农业在劳动力投入和生产水平方面的不足,所以生态农场的收入水平一直低于传统农场。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有必要对生态农场实施必要的经济补贴,即维护补贴。当然,这必须是农场的整体改造,而不仅仅是当地的生态管理。

3.保证农业从业人员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强的生态意识。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高等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等农业大学。德国非常重视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培训。根据德国,法律,成为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然后在相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独立建立或继承农业企业的要求是,在自己家中或他人农场工作的普通农民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获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有着长期农业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相关的国家考试,才能获得经营独立农业企业的资格。近年来,德国政府也出台了一项新的计划来加强农业教育。强调全面更新农民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更多新农民。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专业知识,以满足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基因农业新兴发展的需要。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进入进入农业企业。德国农民普遍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必须了解六项法律:废物管理条例、饮用水条例、土地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肥料使用法、种子法和物种保护法。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还必须了解第七条法律,即植物保护法。只有知道这些法规的农民才能生产有机农产品。

(二)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

1、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法制建设和管理。第法规号法律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指导农业发展方向的法律和规范农业生产的手段必将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应进行修订和补充,并制定相应的细则、法规和管理办法,使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注意与国际社会的融合。

2、加大生态农业投入。农业是一个天然的弱势产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注重自然和绿色,而不是追求土地的高产。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生物制剂、有机肥、轮作制度等。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从落后点入手,稳步发展。一是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预算。通过加大财政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加强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检验检疫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增加政府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政策。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和投入补贴制度。

3.加强科技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发展结合的农业科技发展。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尽快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体系。

4、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在德国,由一个人管理一个农场和几千英亩土地是很常见的。通过大规模开发,效益得到了提高。虽然与中国国情有很大不同,但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只有集中土地,才能促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应用的速度和效率,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从德国,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种合作组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组织向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如生产资料、技术、供求信息、营销等。中国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数量众多,但与农民的融合程度、服务的广度和经营活动都远远不够。

从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国家将对生态农业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补贴,生态农业将发展成为一个聚集高科技和高端人才的区域。